托尼美发屋

杨宝德导师周老师是谁引网友人肉 微信聊天记录曝光信息量巨大

那位自杀的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杨宝德的女朋友站出来为他发声,提出他的死他导师应该负70%的责任,她自责自己要负30%的责任。佩服这位女孩,人走了一定要为他讨个说法。昨天南邮通达学院的29岁女教师也跳楼自杀了。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如意,有的人钻了牛角尖想不开,其实是对生活不了解,所有人都会遇到各种问题的,不仅仅是你一个人活在痛苦里,熬过去就豁然开朗了。

杨宝德导师周老师是谁引网友人肉 微信聊天记录曝光信息量巨大

自杀博士与导师聊天记录曝光

半个多月前,西安交通大学的在读博士生杨宝德被人发现,溺亡在西安灞河中。警方认定,没有证据表明系刑事案件。

1月17日,中青报刊发了《寒门博士之死》一文引发舆论关注。其实早在十天前,此事就在社交媒体上被热议。溺亡博士杨宝德女友曾在微博上发长文,声讨其博士生导师周某是酿成此悲剧的罪魁祸首,并贴出二人聊天记录作证。

杨宝德导师周老师是谁引网友人肉 微信聊天记录曝光信息量巨大 第2张

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杨宝德生前发出的最后一条信息是,“周老师,我还在实验室,下午过去找你。” 2017年12月26日,他被发现溺亡在西安灞河中。警方称,没有证据证明是刑事案件。

杨宝德的女友认为男友的自杀与他的博士生导师周某有很大的关系:“出国无望,学术无果,这直接导致杨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作出了轻生的行为。”

中青报17日文章指出,除了陪吃饭、挡酒以外,杨宝德与其导师的聊天记录显示,周教授对杨宝德明确提及或暗示的要求还包括:浇花、打扫办公室、拎包、拿水、去停车场接她、陪她逛超市、陪她去家中装窗帘等。

杨宝德导师周老师是谁引网友人肉 微信聊天记录曝光信息量巨大 第3张

1月9日,杨宝德女友(微博名:@追寻杨宝德新)在微博发表《还原事情真相,愿你天堂安息》一文,贴出杨宝德与其导师周某的部分聊天记录。

杨宝德女友指出,二人聊天记录显示,杨宝德经常被要求早上去停车场接送她去办公室,拎包送水;中午给她买饭,陪她吃饭(有时候即使杨已经买好饭在吃也得去),白天陪她逛超市。周某还在对话中叫杨宝德“臭小子”。

杨宝德导师周老师是谁引网友人肉 微信聊天记录曝光信息量巨大 第4张

杨宝德导师周老师是谁引网友人肉 微信聊天记录曝光信息量巨大 第5张

聊天记录截图(图片均来自 @追寻杨宝德新)

杨宝德周五晚去周某家打扫卫生,给她擦车洗车,陪她出去应酬,酒桌上被要求给她挡酒,喝醉后还得陪她打麻将。

周某会在师门大群里发消息,如不回复就私聊质问:“老师把心掏出来给你们,可为什么有些人就不懂呢?”

杨宝德导师周老师是谁引网友人肉 微信聊天记录曝光信息量巨大 第6张

甚至连上课的衣着也要杨宝德来评价,还称“记得你最喜欢这件外套”。

杨宝德导师周老师是谁引网友人肉 微信聊天记录曝光信息量巨大 第7张

杨宝德女友还表示,博导过分干预学生私生活。硬性规定杨宝德中午不准睡觉,晚上十二点之前随时待命。文章称:“讽刺的是,前面要求学生中午坐她对面看文献,后面给她女儿打电话一个劲的嘱咐中午要多休息。经常在十点之后找杨聊各种与学术无关的琐事。更有甚者,在晚上一两点还给她的其他学生发‘小可爱、小宝贝’之类的话,吓的学生天天哭。”

聊天记录显示,周某还发微信“评论”杨宝德女友,称二人不合适。

杨宝德导师周老师是谁引网友人肉 微信聊天记录曝光信息量巨大 第8张

杨宝德导师周老师是谁引网友人肉 微信聊天记录曝光信息量巨大 第9张

杨宝德导师周老师是谁引网友人肉 微信聊天记录曝光信息量巨大 第10张

文章称,有师妹看不下去主动帮杨宝德分担工作,结果被周某训斥。从聊天记录也可看出,杨宝德师妹劝其不要理周某,并称周某“不断践踏学生的底线,所作所为发指”。

杨宝德导师周老师是谁引网友人肉 微信聊天记录曝光信息量巨大 第11张

杨宝德导师周老师是谁引网友人肉 微信聊天记录曝光信息量巨大 第12张

文章最后表示:“博士本该是国家培养的尖端人才,本该畅游于学术的浩瀚海洋,不断探究世界的真谛。然而,在这里,却成了一个打杂拎包的苦力。人格侮辱、尊严践踏、学术无果、出国无望,当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一个诚实、善良、乐于助人且正直的博士身上,他对世界的绝望可想而知。”

据封面新闻此前报道,在杨宝德失踪以后,其姐杨宝佳曾赴西安寻找弟弟的踪迹。同时希望杨宝德的导师周某能够提供相应帮助,却遭到了对方拒绝。

“我们和她联系,希望她能够寻找媒体朋友,帮我们寻找杨宝德,但她说自己没有这方面关系,而且还把我们在微信上拉黑了。”杨宝佳表示,这让家属觉得十分反常。“一般情况下,学生如果出了事,导师不应该这样。所以,我们去找了他的同学。”

杨宝德导师周老师是谁引网友人肉 微信聊天记录曝光信息量巨大 第13张

杨宝德女友称,得知杨宝德死讯,其导师在第一时间将死者家属微信拉黑,再无法联系。

1月8日,封面新闻记者曾尝试拨打导师周某的手机,但对方并未接听。随后,记者就杨宝德自杀事件通过短信垂询,对方也未予回复。

1月8日,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中心一名工作人员曾就此事回应,关于杨宝德自杀的原因,学校目前还在调查中。

杨宝德导师周老师是谁引网友人肉 微信聊天记录曝光信息量巨大 第14张

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杨宝德导师是谁

压力越大的人,患有抑郁症的概率也就越大,但是,有时候抑郁症的压力可能来源自人,最近,西安交大的博士自杀事件引起了社会关注,而在这起事件中,作为很重要的人物之一的博士导师也被关注,从杨宝德的微博记录中可以看到,正是这样一个人引发的结果。

“自从转了导师,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,本来性格并不开朗的我开始变得沉默抑郁。本来就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的我开始变得恨不得每天谁也不见。我不会拒绝人,基本上老师让我干的所有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事我都去干了。对于科研我抓不住重点,总在取舍之间摇摆不定。我喜欢帮助人,基本别人开口了需要帮忙的不需要帮忙的我都帮了,这导致我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做无用功。得到的是我自己的事一事无成。上博后的第一年我就想过自杀,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有意思,让我看不到希望,当我站在阳阳国际31楼的时候,我没有生念,回头,只是因为觉得自己对不起一些人。无论怎样,我既然选择了读博,所有该承担的都得自己承担,好的坏的都得抗,我已然无路可退。前方路途坎坷,自己选择的路,爬着也要走完。”杨宝德然而,这条路最终没能爬着走完!2017年12月25日,西安名校药理学博士杨从学生公寓出走,未带手机钱包身份证。直至26日上午被远在北京的女朋友察觉异常,向他朋友求证才发现失联。后经过学校、派出所和家属多方寻找,于12月29日晚找到杨的尸体,杨已于25日晚在浐河溺水身亡。博导周老师是酿成这起悲剧事件的罪魁祸首。

1.博导的批评指责是导致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。12月18号周老师答应帮杨联系出国事宜,他很高兴想考个英语资格证。12月21号杨却因学英语而被周老师批评,让他明白周老师不会放他出国,因为先前许诺过让他去北医学习并未兑现。25号上午杨微信回复周老师说他现在在做实验,下午去找她汇报结果。结果周老师回复不用找了,原因是财务的事他没办好。在周老师的心中财务琐事比杨搞科研毕业还重要。出国无望,学术无果,这直接导致杨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作出了轻生的行为。

2.博导的不重视是导致此次悲惨事件的主要原因。杨已经发生过一次自杀未遂的事情。2017年5月,杨曾因周老师批评产生巨大的心理创伤,以致独自步行去秦岭山,自杀未遂,回校后有跳楼倾向,被女朋友发现后制止。事后,杨女朋友向周筠反应该情况,希望能引起导师重视,避免悲剧重演。谁曾想,这一做法只是多了一个导师嘲讽批评杨的由头。特别是此次事发前一周,杨已经被发现情绪异常,周老师不但没有重视,反而在悲剧发生当天雪上加霜地指责。

3. 博导推诿责任、不作为让家属心寒。杨失联后,周老师一直冷漠对待,不闻不问,特别是杨女朋友26号给导师打电话询问杨失踪一事,导师根本没有重视也没有向学校反映情况,甚至还说出杨女朋友算什么东西之类的话。直到27号,杨的母亲和哥哥来校,强烈要求见导师,周老师才勉强露面。特别是29日晚,得知杨死讯,周老师甚至在第一时间将死者家属微信拉黑,再无法联系。周老师借口腰扭伤不能来帮助寻找学生,事实情况是21号周老师告知杨腰扭伤,但23日监考硕士研究生政治考试时依然活动自如,让我们家属不得不质疑扭伤的严重性。

4.博导长期的人格侮辱是导致此次悲惨事件的根本原因。平时生活中,导师将杨当苦力使唤,完全不留做科研的时间。上博士2年来,杨的学术科研没有任何进展,但却经常被要求早上去停车场接送她去办公室、拎包送水;还得陪她吃饭,逛超市,去她家打扫卫生,给她擦车冼车,陪她出去应酬,酒桌上被要求给她挡酒,喝醉后还得陪她打麻将;过分干预学生私生活,挑唆杨与女朋友关系;常以富人自诩,以施舍学生为荣,经常带些剩饭剩菜给杨和他的师妹们吃,被她发现没吃就是一顿批评;还硬性规定中午不准睡觉,晚上十二点之前随时待命等等。个人情绪化严重,稍不高兴就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。

网友看法:

只要不捅出事来,就会无止境的压着瞒着,如果不是杨宝德自杀,谁会关注被压迫着的学生?除此以外,还有多少角落里不按规矩不按法律办事,不出事,就肆无忌惮。据说我们这边一个公司以前有人闹过告过,现在特别遵守劳动法,而我们单位就各种压迫各种违法,只要没人告,就这样呗 ​

这个西交大博士生导师周某绝对是个畜生不如的东西,从相关的聊天记录和同学看法,这个女导师将男学生可以说作为她的男宠的做法,明显这个周导师心理变态,这样的人她老公也不喜欢,只能从学生只以老师的身份施压,作威作福。杨宝德的女友和杨宝德的姐姐杨宝佳应该报案,这个绝对是个刑事案件,和导师有关联,而且应该持续报道此事的进展。

导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?高校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排解学生压力方面可以做哪些工作?学生要求更换导师的“门槛”,能否适当低一些?希望这一悲剧,能让高校和社会在这些方面的思考深入一些。